专项救灾基金账务处理(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方法)
本篇账务处理的文章要给大家谈谈专项救灾基金账务处理,以及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方法对应的会计知识点,希望对会计朋友学习有所帮助。

扫码 免费领取 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礼包!
复制微信号
文章目录:
专项应付款账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取得的国家指定为资本性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如属于工程项目的资本性拨款等。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拨入资本性投资项目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收到资本性拨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将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拨款用于工程项目,借记“在建工程”、“公益性生物资产“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工程项目完工,形成固定资产或公益性生物资产的部分,借记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对未形成固定资产需要核销的部分,借记本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等科目;拨款结余需要返还的,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转销的专项应付款。
因此,如果你收到的专项基金符合规定,应作处理:收到专项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用于购置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
同时 借:专项应付款 贷:资本公积
你说的情况可能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收到财政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2、购入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
贷:应付账款
3、自购入设备并投入使用下一月度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计提折旧,同时分摊递延收益:
借:研发支出(或其他更恰当的科目,视具体情况确定)
贷:累计折旧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由于你没有提供具体数额,所以应分摊多少递延收益此处无法确定)
4、支付购买固定资产货款时: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如果需要了解具体数额的确定,你需要补充相关条件才行。建议参阅《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250~251页。
抗洪救灾慰问费账务处理?
政府机关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发的慰问费支出,属於政府的民政救助专项资金,应在专项资金科目_民政救济中核算。如果是企业,是没有这个义务的。
如发生支出,属社会捐献性质的公益事业,就应在公积公益金科目一社会捐赠账户中列支。如果企业慰问的是困难职工,则属工会组织的福利费支出,应在应付福利费科目中列支。
企业收到的财政专项资金怎么做账务处理
企业收到财政专项资金,账务处理方法有两种,分别如下:
总额法:
收到补助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发生成本费用或损失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或者营业外收入
补偿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或者损失: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或者营业外收入。
净额法:
收到补助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发生成本费用或损失时:
借:银行存款
贷: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
补偿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或者损失:
借:银行存款
贷: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
拓展资料:
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上级人民政府拨付本行政区域和本级人民政府安排的用于社会管理、公共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经济建设以及政策补贴等方面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这种资金都会要求进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
对专项资金的构成尚没有统一的界定,从财政资金管理的情况看,在日常操作中,一般采用的是“扣除界定法”,即扣除经常性经费以外的,由财政安排或追加以及上级单位拨付的财政资金,全部作为专项资金。
从支出性质分类,专项资金包括个人部分(如:专项补贴、专项奖励等)和公用部分(如:专项购置、专项修缮等);
从支出用途分类,可以将专项资金分为基本建设支出、专项业务费、专项支出购置、专项修缮和其他专项等。
在财政部印发的《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中规定,项目支出预算是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或专项资金支出计划)。
项目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基本建设类项目、行政事业类项目和其他类项目。
对于地方而言,专项资金分类与中央项目支出分类基本一致,只是在资金来源和使用方面存在一些差别。
地方专项资金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部门安排的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上级补助或上级拨款的资金、政府性基金及转移支付资金等;
地方专项资金的使用主要是地方政府承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及其他专项事业支出等。
在公共支出中专项支出所占比例较大,专项支出使用管理、支出方式和手段选择可以直接影响一定量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急急!!在会计中救灾资金如何出分录
收到救灾资金:
借 银行存款
贷 营业外收入
救灾资金建造固定资产:
借 在建工程
贷 银行存款
不需要将在建工程通过营业外支出冲减。救灾资金建造固定资产,已经转变为本公司的资产了,按期折旧
综上就是 cw.aiufida.com 小编关于专项救灾基金账务处理的账务处理知识的个人见解,如果能够提供给您解决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方法账务问题时的帮助,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