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货没有税票账务处理(进货没有发票怎么入账)

本篇账务处理的文章要给大家谈谈进货没有税票账务处理,以及进货没有发票怎么入账对应的会计知识点,希望对会计朋友学习有所帮助。

微信号:yyrjlls
扫码 免费领取 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礼包!
复制微信号

文章目录:

进项没有票怎么做账务处理

进项没有票账务处理:

业务发生没有取得发票的时候: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周转材料等 不含可抵扣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后期收到发票: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支付款项的时候: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采购没有发票该如何做账

无发票,仓库收料后暂估入账,等收到发票后红字冲回暂估,蓝字重新收料入账。

暂估收料入账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材料/库存商品

红冲暂估收料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材料/库存商品(红字)

蓝字重新收料入账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进项费(一般纳税人)

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XX单位

税务规定入账必须要正规发票,所以采购没有发票可以去销货单位追要发票,否则在年终汇算清缴时调增所得税额,补交企业所得税。

扩展资料:

应付账款主要的账务处理:

公司购入材料、商品等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根据有关凭证(发票账单、随货同行发票上记载的实际价款或暂估价值)。

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企业接受供应单位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付但尚未支付的款项,应根据供应单位的发票账单,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企业偿付应付账款时,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抵付购货款时,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应付票据”科目。

企业的应付账款,因对方单位发生变故确实无法支付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视同企业经营业务以外的一项额外收入,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付账款

没有发票怎么做账

没有发票要这样做账:

没有发票入账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如果实际成本费用已经发生,按照准则就要确认成本,账务处理上满足成本确认条件就要进行账务处理,而成本确认不受发票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使企业没有收到发票,但是实际成本已经发生也要进行账务处理。即进行暂估入账。

企业发生购货业务没有发票时,应对收到的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先进行暂估入账处理,待企业收到发票后冲销原分录,再根据发票的内容编制正确分录。

在税务角度,如果一项成本没有取得合法发票,是不能进行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如果在企业汇算清缴前取得了发票,可以进行所得税前扣除,不用进行调整;如果在汇算清缴前没有取得发票,则需要进行纳税调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以下情况支出不需发票就可税前扣除:

1、工资薪金支出。

2、现金性福利支出。

3、支付差旅津贴。

4、支付员工误餐补助。

5、支付的未履行合同的违约金支出。

6、最新政策,企业缴纳的相关责任险也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采购商品时没有取得发票,怎么做账

分以下步骤做帐:

一般纳税人

1暂估入库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不含增值税的采购款)

贷:应付帐款--暂估入库

2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

贷:主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其他)业务成本(销售数量*暂估入库单价)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4收到采购发票时

1)冲回暂估入库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红字)

贷:应付帐款--暂估入库(红字)

按采购发票金额做帐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

小规模纳税人

1暂估入库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

贷:应付帐款--暂估入库(采购款)

2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

贷:主营(其他)业务收入[销售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售金额]

3结转销售成本时

借:主营(其他)业务成本(销售数量*暂估入库单价)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4收到采购发票时

1)冲回暂估入库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红字)

贷:应付帐款--暂估入库(红字)

2)按采购发票金额做帐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

进货没有税票账务处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啦,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进货没有发票怎么入账、进货没有税票账务处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