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的溢价折价账务处理(债券的溢价和折价摊销计算)
本篇账务处理的文章要给大家谈谈债券的溢价折价账务处理,以及债券的溢价和折价摊销计算对应的会计知识点,希望对会计朋友学习有所帮助。

扫码 免费领取 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礼包!
复制微信号
文章目录:
- 1、应付债券溢、折价摊销如何记账
- 2、票面利率大于市场利率时用的是折价发行还是溢价发行为什么?其账务处理是怎么样的?
- 3、长期债权投资溢折价摊销的账务处理
- 4、应付债券溢价摊销怎么做分录?
- 5、应付债券溢、折价摊销和应计利息怎样记账?
- 6、应付债券溢价摊销怎么做分录呢?
应付债券溢、折价摊销如何记账
企业债券应按期计提利息,溢价或折价发行债券,其债券发行价格总额与债券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在债券存续期间分期摊销。摊销方法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也可以采用直线法。
分期计提利息及摊销溢价、折价时,应当区别情况处理:面值发行债券应计提的利息,
借:在建工程
财务费用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溢价发行债券,按应摊销的溢价金额,
借: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在建工程
财务费用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折价发行债券,按应摊销的折价金额和应计利息之和,
借:在建工程
财务费用
贷: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票面利率大于市场利率时用的是折价发行还是溢价发行为什么?其账务处理是怎么样的?
票面利率大于市场利率时应该溢价发行,因为投资人购买该债券取得的收益比市场利率要高,因此投资人应该提前付出一定代价来抵消以后多取得的利息,发行人也一样,溢价发行可以提前取得今后多付利息的补偿。溢价发行账务处理,假定面值1000,发行价1200:借:银行存款 1 200贷:应付债券-面值 1 000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00
拓展资料:
利率的概念
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额(本金)的比率。利率是决定企业资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企业筹资、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对金融环境的研究必须注意利率现状及其变动趋势。[1]利率是指借款、存入或借入金额(称为本金总额)中每个期间到期的利息金额与票面价值的比率。借出或借入金额的总利息取决于本金总额、利率、复利频率、借出、存入或借入的时间长度。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钱所支付的代价,亦是放款人延迟其消费,借给借款人所获得的回报。利率通常以一年期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计算。
利率的影响因素:
1、利润率水平,利率的高低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
2、政策性因素,受国务院的管制,由国务院直接决定。
3、物价变动程度,受物价的影响,物价具有刚性,-般利率呈上涨趋势。
4、国际经济环境,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合作,利率也会受到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
5、资金供求因素,例如借贷供不应求,利率自然上涨,借贷供过于求,利率自然下降。
利率的作用
1、利率可以调节汇率,比如利率升高,货币就增强,利率降低,货币就减弱。
2、利率还可以进行经济调控,当存款利率上升,消费就会减少,而存款利率降低,消费就会增加。
3、如果增加存款利率,那么可以调节社会资本的供给,这样可以增加居民的储蓄。
4、利率还会影响投资的规模,利率上升会增加投资的成本,利率下降则会刺激投资,增加投资的规模。
长期债权投资溢折价摊销的账务处理
先举个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例子:Y企业1995年1月3日购入B企业1995年1月1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票面利率12%,债券面值1000元,企业按1050元的价格购入80张,另支付有关税费400元(因金额较小,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还本金并付最后一次利息。假设Y企业按年计算利息,Y企业计提利息并分别按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法摊销溢价的会计处理如下:
(1)投资时:
初始投资成本(80×1050) =84000
减:债券面值(80×1000) =80000
债券溢价 =4000
(2)购入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80000
——债券投资(溢价) 4000
投资收益——长期债券费用摊销 400
贷:银行存款 84400
(3)年度终了计算利息并摊销溢价:
①按实际利率法计算:
实际利率法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如为分期收取利息,到期一次收回本金和最后一期利息的,应当根据“债券面值+债券溢价(或减去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的债券利息的贴现值”,并采用“插入法”计算得出。
债券面值+债券溢价(或减去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的债券利息的贴现值 根据上述公式,先按10%的利率测试:
80000×0.620921+9600×3.790787=86065>84000(注1)(年金现值表)
(注1:0.620921是根据“期终1元的现值表”查得的5年后收取的1元按10%利率贴现的贴现值;3.790787是根据“年金1元的现值表”查得的5年中每年收取的1元按10%的利率贴现的贴现值。)
③再按11%的利率测试:
80000×0.593451+9600×3.695897=82957<84000(注2)
(注2:0.593451是根据“期终1元的现值表”查得的5年后收取的1元按11%利率贴现的贴现值;3.695897是根据“年金1元的现值表”查得的5年中每年收取的1元按11%的利率贴现的贴现值。) 根据上述等式设A2利率对应的数据为B2,A1利率对应的数据是B1,实际利率为A,对应的数据为B,A1、B1、B、A2、B2为已知数,求得实际利率A=A1+(B1-B)/(B1-B2)*(A2-A1)
根据插入法计算实际利率=10%+(11%-10%)×(86065-84000)÷(86065-82957)=10.66%
注:按照上述公式计算的金额应为8632元(80974×10.66%),差额6元(8632-8626),这是由于计算时小数点保留位数造成的,在最后一年调整。
各年会计分录如下:
1995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954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646
1996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886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714
1997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809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791
1998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725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875
1999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626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974
(3)按直线法计算:
会计分录如下(每年相同):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8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800
(4)各年收到债券利息(除最后一次付息外):
借:银行存款 9600
贷:应收利息 9600
(5)到期还本共收到最后一次利息:
借:银行存款 896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80000
应收利息 9600
应付债券溢价摊销怎么做分录?
溢价的,减回去:借:相关成本和费用科目、应付债券-利息调整、贷:应付利息。
折价的,加回去:借:相关成本和费用科目、贷:应付利息、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债券溢价是债券价格大于票面价值的差额。
债券溢价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受市场利率的影响。当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金融市场的通行利率即市场利率时,债券就会溢价。
二是受债券兑付期的影响,距兑付期越近,购买债券所支付的款项就越多,溢价额就越高。
应付债券溢、折价摊销和应计利息怎样记账?
溢价或折价摊销额的计算有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直线法,即将债券的溢价或折价平均分摊于各期的一种摊销方法。由于溢价或折价摊销是利息费用的调整,每期利息支出中应扣除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则转为利息支出,因此,债券利息的核算实际上包含着摊销的核算。溢价发行债券,按应摊销的溢价金额,借记“应付债券──债券溢价”账户,按应计利息与溢价摊销额的差额,借记“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账户,接应计利息,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账户。折价发行债券,接应摊销的折价金额和应计利息之和,借记“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账户,按应摊销的折价金额,贷记“应付债券──债券折价”账户,按应计利息,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账户。
应付债券溢价摊销怎么做分录呢?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它是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会计分录如下:
1、溢价的减回去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相关成本和费用科目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应付利息
2、折价的,加回去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相关成本和用科目
贷:应付利息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扩展资料
债券溢价摊销的方法
1、直线摊销法是将债券购入时的溢价在债券的偿还期内平均分摊的方法,按照直线摊销法,企业每期实际收到的利息收入都是固定不变的,在每期收到利息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实际利息摊销法就是按各期期初债券的置存价值和债券发行时的实际利率(即市场利率)计算各期利息,并据以进行溢价摊销的方法。
3、债券投资每期的利息收入等于不变的实际利率乘以期初的债券置存价值;每期溢价的摊销数,则等于该期实得的利息收入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的差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付债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债券溢价和折价的摊销方法
综上就是 cw.aiufida.com 小编关于债券的溢价折价账务处理的账务处理知识的个人见解,如果能够提供给您解决债券的溢价和折价摊销计算账务问题时的帮助,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