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账务处理的文章要给大家谈谈暂估进项税账务处理,以及应交税费暂估进项税对应的会计知识点,希望对会计朋友学习有所帮助。

扫码 免费领取 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礼包!
复制微信号
文章目录:
暂估的账务怎么处理?会计分录怎么写?
1、如题所述,暂估账务处理普遍是指采购物资暂估入库的会计处理,一般情况下,当采购物资(材料存货或固定资产)已验收而未能取得相应发票的情况下,应进行暂估的账务处理,如下会计分录给予参考:
a、采购原材料等物资:
借:原材料等存货科目
贷:应付账款等相关科目
在收到发票后,先冲减如上会计分录再编制常规的会计分录;
b、采购设备等固定资产并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暂估固定资产)
贷:应付账款等科目
如上固定资产应按照会计制度如常进行计提折旧的处理,在收到发票后,应将暂估固定资产结转为固定资产(原值),如暂估资产价值与发票结算实际价格出现差异,那么,应同时调整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再调整已计提的折旧费用,按照实际价值重新分析确定折旧额则可);
2、在实际工作当中,账务暂估情形还会牵涉到其他情形的成本费用暂估,大多通过提取方式进行会计处理,应予区别;
3、以上仅供参考,请予结合实际情况再做判断,依法操作。
暂估进项税财务报表列示
暂估进项税财务报表列示是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
在财务走账而到月底没有到税务进行认证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联。
暂估进项税是在财务走账而到月底没有到税务进行认证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联,暂时先放在待摊费-暂估进项税处理,到下月认证后在转到应交税金-进项税额。
暂估入库时的增值税怎么处理
暂估入库的,说明在办理入库时没有收到销售方开具的发票。月末暂估入库不含增值税来做会计分录:
借:存货类科目,
贷:应付账款,
在次月初,对于暂估入库的会计分录进行红字冲销(使用ERP等软件会自动生成红字冲销凭证):
借:存货类科目红字,
贷:应付账款红字,
企业在收到采购原辅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时,进项税额可以按规定抵扣的,则按照正常采购入库做会计处理:
借:存货类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税费(进项税额)或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暂估入账指的是企业购买商品,商百品已经验收入库,但是企业还没有收到发票,在月末合理估计入库成本。暂估入库只出现在已经验收入库的商品,但是月末没有收到发票的情况下。
暂估入库的账务处理下个月怎么做账
以下是暂估入库的账务处理下个月做账的方法:
上月的暂估入账,在下月初全额冲回,收到发票红冲前面分录按发票金额入账。
原因解析: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其实针对公司暂估入库的会计处理理解,我们都知道上个月度暂估入账的在本月度是可以全额冲回处理的,发票是可以按照实际金额做正常账务处理的。
货物等已验收入库但尚未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的账务处理.一般纳税人购进的货物等已到达并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增值税扣税凭证并未付款的,应在月末按货物清单或相关合同协议上的价格暂估入账,不需要将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暂估入账.下月初,用红字冲销原暂估入账金额,待取得相关增值税扣税凭证并经认证后,按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的金额做会计分录即可。
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能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因此,不存在进项税额的暂估抵扣问题,且上述说法中,暂估金额应当按照不含税价格口径暂估.因此,首先应当按照上述规定暂估入账,然后,与其他正常入库入账的库存商品一样,一并计 算库存商品发出。
货物等已验收入库但尚未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的账务处理.一般纳税人购进的货物等已到达并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增值税扣税凭证并未付款的,应在月末按货物清单或相关合同协议上的价格暂估入账,不需要将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暂估入账.
下月初,用红字冲销原暂估入账金额,待取得相关增值税扣税凭证并经认证后,按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的金额做会计分录即可。
如何处理暂估入账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已验收入库的购进商品,但发票尚未收到的,企业应当在月末合理估计入库成本(如合同协议价格、当月或者近期同类商品的购进成本、当月或者近期类似商品的购进成本、同类商品同流通环节当期市场价格、售价*预计或平均成本率、等)暂估入账。
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款
必须注意的是,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能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因此,不存在进项税额的暂估抵扣问题,且上述分录中,暂估金额应当按照不含税价格口径暂估。
因此,首先应当按照上述规定暂估入账,然后,与其他正常入库入账的库存商品一样,一并计算库存商品发出(包括说的销售出库)成本。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收到发票后的处理:
次月初,冲回暂估入库成本,以红字编制如下分录: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款
取得发票后,编制正式入帐分录:
借:库存商品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公司等
对于上月暂估入库并已销售商品的销售成本,从理论上应当进行调整,但是,由于企业购销活动的经常性和大量性,从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出发,出于简化会计核算的考虑,对于暂估成本的发出成本,不予单独进行调整,而是随库存商品今后的收发业务自行消化。这也就是企业会计制度强调的暂估入库成本时应当合理估计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计算当月发出库存商品成本时,应当仍然按照规定的方法正常计算确定发出成本。由于月初红字冲回入库,并且取得发票正式入帐,两者相抵,余额为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所以,该差额实际上应当由本月发出和月末结存的库存商品承担了。
但是,如果本月同类商品,既无月初结存,又无购销业务发生的,或者企业是使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存货的发出成本的,或者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巨大的话,则该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包括及其连带影响的其他存货成本),应当调整并转入销售成本。编制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等
贷:库存商品等
如果暂估成本大于实际成本的,应当以红字编制上述分录.
通过上述对暂估进项税账务处理和应交税费暂估进项税的解读,相信作为会计的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账务处理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