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抵不退税账务处理(免抵退税的会计处理)

本篇账务处理的文章要给大家谈谈免抵不退税账务处理,以及免抵退税的会计处理对应的会计知识点,希望对会计朋友学习有所帮助。

微信号:yyrjlls
扫码 免费领取 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礼包!
复制微信号

文章目录:

当期免抵税额怎么处理

当期免抵税额的账务处理是,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按期末留抵税额与免抵退税额较小一方记账),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金额等于免抵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金额等于免抵退税额)。

外贸企业免税不退税账务处理

外贸企业出口业务的进项税有2种处理模式。根据国税公告外贸企业采用免抵退税办法办理出口退税,进项税不得抵扣。因此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进项税没有参与抵扣,不需要做进项转出。在实务操作中呢,外贸企业出口业务的进项税有2种处理模式。不论以上那种方式申报进项税,在做免税申报时都不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

1、进项发票认证或勾选确认后,直接填列在附表二第26.27.28栏不参与抵扣。

2、进项发票认证或勾选确认后直接填列在附表二第1.2栏参与抵扣,同时在附表二14列做进项转出(如果出口企业采用该种方式一定要征求税务机关同意)。

免抵退税怎么做会计处理

根据《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规定,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在货物出口销售后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时,按规定计算的退税额低于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额的差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出口货物的进项税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在规定期限内,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不足以抵减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不足部分按有关税法规定给予退税的,应在实际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免抵退税的如何做账务处理

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免抵退税的如何做账务处理

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免抵额必须要做会计分录。现将生产企业一般贸易的免抵退税的账务处理简单整理如下: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

(2)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如下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例:某企业有出口业务与内销业务,2014年2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国内采购原材料,取得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200万元,税额为34万元。货已验收入库。

(2)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为100万元,出口货物折合人民币为300万元,且单证信息齐全。

此货物增值税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5%.

从以上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作如下计算步骤:

(1)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300×(17%-15%)=6(万元)

(2)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100×17%-(200×17%-6)=-11(万元)

(3)出口退税免抵退税额=300×15%=45(万元)

(4)因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出现的留抵税额是11万元,小于免抵退税额45万元,国家默认这11万元留抵税额是由于生产外销产品所购进原材料已支付的进项税还没有抵完内销产品的销项税额,可以申请退税11万元。

(5)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45-11=34(万元)

会计处理如下: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计入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6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

应退税额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11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1

免抵税额部分: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产品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34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4

生产出口企企免抵退税账务处理?

1和2两项都不用做账务处理

3。应纳税额为正数+其他流转税额(如果有的话)做为交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的基数

借:主营业务税费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城建税

-教育费附加

实木地板生产企业一般贸易账务处理

不明白你所说的账务是指哪方面的。

不过有一点,如果实木地板是做出口的,那么退税部分你应该好好的了解一下。

退下来的相当可观。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出口权,如果没有那么找家报关代理问问。

生产企业不开发票如何做账务处理

该作收入作收入,正常交税就行了

自营出口企业免抵退税账务处理

出口退税涉税帐务处理

1.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额FOB*征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应退税额: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应退税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退税额)

3.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免抵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额)

4.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货: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典型例题:

例1: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该企业2005年1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400万元。假设上期留抵税款5万元,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 15%,假设不设计信息问题。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外购原辅材料、备件、能耗等,分录为:

借:原材料等科目 5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0

货:银行存款 5850000

(2)产品外销时,分录为:

借:应收外汇账款 24000000

货:主营业务收入 24000000

(3)内销产品,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510000

货: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0

(4)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2400 ×(17%-15%)=48(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 480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80000

(5)计算应纳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51-(85+5-48)=9(万元)

结转后,月末“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贷方余额为90000元。

(6)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90000

货:银行存款 90000

(7)计算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3600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600000

例2:引用例1的资料,如果本期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为140万元,其他资料不变,则(1)-(6)分录同上。其余账务处理如下:

(8)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300×17%-[140+5-2400×(17%-15%)]=51-97=-46(万元)

由于应纳税额小于零,说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46万元。

(9)计算应退税额和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360万元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360-46=314(万元)

借:应收出口退税 46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3140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600000

(10)收到退税款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460000

货:应收出口退税 460000

出口免抵退税账务处理

你好,

我国对生产型企业的出口产品实行的是免、抵、退税政策,凡外销产品出口不计征销项税,即为免税,而且对出口产品在国内的生产环节所交纳的增值税,也实行退税政策,因而凡出口的产品就不计销项并退以前生产环节所交纳的增值税,而内销部分,则是需要交纳增值税的,仍然是销项减去进项的办法来进行的。

出口的免抵退税由于是税法的计算中最为复杂的难点之一,不是用三言两语和一个例子就能说清楚的,建议你还是先去学习一下税法中相关内容,这样对这个出口退税有了总体的认识和具体的把握,才可能熟悉并掌握此知识点。

但愿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请问三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免抵退税一样吗?如何账务处理?

免抵退税的会计处理和业务都是一样的。不过外资企业在做免抵退税的申报的时候比内资企业要求的要严格。好像是外资企业的增值税票要求是七联式的。而内资的是四联的。那三联就是给上面要报批用的。

请问生产企业出免抵退税帐务处理及流程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帐务处理及流程:

1.出口当月做收入和成本的结转: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不得免抵的税额部分)

2.待单证齐全后的次月15日前进行申报

3.单证齐全申报的当月(即单证齐全后的次月)末做退税处理:

借: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

如果外销3167.60出口税率全退,账务处理:借方应收账款xx单位3167.60,贷方:主营业务收入_外销收入3167.60。那就销项税245.27-留抵税6605.82=本月留抵税6360.55。

那就要开出口发票的啊

还要办出口退税的啊,

免抵退税额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免抵退税额的会计分录:

1、出口货物免税,反映在账务处理上是出口销售时,无需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出口货物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账务处理上表现为企业购进原材料,无论用于生产出口货物还是用于生产内销货物,其进项税额均可抵扣。

3、出口货物退税的账务处理:按计算的免抵退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按计算的免抵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按免抵退税额与免抵税额两者之差,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4、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实行免退税办法的企业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一是,应纳税额为正数,即免抵后仍应缴纳增值税,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二是,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时,可全部退税,免抵税额为0。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三是,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免抵不退税账务处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啦,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免抵退税的会计处理、免抵不退税账务处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