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习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账务处理先征后退的会计知识,希望对于会计朋友学习账务处理先征后退会计分录的过程中有帮助。

扫码 免费领取 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礼包!
复制微信号
文章目录:
- 1、我公司的房产税,税务机关要求先征后退,当我公司预交的房产税的时候该怎么做账务处理
- 2、增值税即征即退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 3、增值税先征后返的账务处理
- 4、收到税务机关的增值税退税的账务处理
- 5、增值税先征后返如何做账?
- 6、收到增值税返还款如何作会计分录(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我公司的房产税,税务机关要求先征后退,当我公司预交的房产税的时候该怎么做账务处理
先征后退属于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属政府补贴
先征后退房产税不是说不应缴 这业务或称事项理论上应这样做
缴税时
借:管理费用-房产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印花税都是直接入管理费用的)
贷:银行存款
收到退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现在规定一般入营业外收入)
当然,你要想省事,可以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收到时再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 从会计专业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是不对的
增值税即征即退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增值税即征即退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增值税即征即退,指税务机关将应征的增值税征收入库后,即时退还。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概念:什么是即征即退?
即征即退是由税务机关先足额征收增值税,再将已征的全部或部分增值税税款退还给纳税人。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照常计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纳税人准确核算即征即退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的销售额、应纳税额、应退税额,正常进行纳税申报后,再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资料申请办理退税,也就是说纳税人要先上交增值税后再取得返还额。
二、税收优惠:哪些增值税可以享受即征即退?
现行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主要有(非全部):
1.自2011年1月1日起,对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其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实行即征即退。
2.自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动漫企业销售其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软件,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实行即征即退。
3.自2007年7月1日起,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按实际安置残疾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
4.“营改增”试点纳税人提供的国内货物运输服务、仓储服务和装卸搬运服务(限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试点纳税人)、安置残疾人的单位、提供管道运输服务(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等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等。
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财税[2015]78号)规定,纳税人销售自产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提供资源综合利用的劳务(以下称销售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三、实务处理:即征即退的账务处理
纳税人既有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也有出口等其他增值税应税项目的,纳税人应分别核算、分别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和免抵退税政策。未单独核算的,不得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账务处理过程如下:
1、销售业务确认销项税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采购业务确认进项税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等
3、计算转出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4、缴纳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5、根据政策,计算和计提应返还的增值税
借:其他应收款—增值税退税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6、收到增值税返还
借:银行存款—增值税退税
贷:其他应收款
四、即征即退的纳税申报
即征即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具体填表办法如下:
附表一:将一般货物和即征即退货物的合计销售额和销项税额正常填入第一至五栏或者第八至十三栏,再单独将即征即退货物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填入第六第七栏或者第十四十五栏的第九列第十列。
主表:申报软件会自动通过上述附表一的填列数据计算并取数,在主表第一至六栏的第一二列自动填入一般货物的销售额,同时将即征即退货物的销售额自动填入第三四列,同样,第十一栏销项税额也会在第一二列和三四列分别自动计算填入一般货物的销项税额和即征即退货物的销项税额。
五、延伸一下,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随征的'税费是否同时退还?
我们知道,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是根据企业上交的增值税计提并缴纳的,那么,增值税返还后,其随征的上述税费还返还吗?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实行先征后返等办法有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72号)规定:“经研究,现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以下简称‘三税’)实行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办法有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政策问题明确如下:对‘三税’实行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办法的,除另有规定外,对随‘三税’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一律不予退(返)还。”
六、即征即退的增值税是否属于企业所得税的“免税收入”或“不征税收入”?
除税收法规政策有特别规定外,即征即退的增值税不属于“免税收入”或“不征税收入”。例如,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可享下列“不征税收入”优惠: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符合前述条件的软件企业可享受下列优惠:
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规定取得的即征即退增值税款,由企业专项用于软件产品研发和扩大再生产并单独进行核算,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
增值税先征后返的账务处理
“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大同小异。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的税款由税务机关退还;先征后返的税款由财政机关返还。
3种方式取得的时间是不同的,即征即退最快,先征后退次之,先征后返最慢。这3种优惠,都是在增值税正常缴纳之后的退库,并不影响增值税计算抵扣链条的完整性,销售货物时,可以按规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正常计算销项税,购买方也可以按规定抵扣。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的定义可知:这3种优惠政策完全符合政府补助的定义,所以,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会计处理如下:
一、根据正常销售,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缴纳增值税时
本月上交本月应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本月上交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三、计提应收的增值税返还
借: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四、收到增值税返还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
收到税务机关的增值税退税的账务处理
收到税务机关的增值税退税的账务处理:
根据退税形式的不同,应分别按以下方法处理:
1、企业实际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
2、对于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
3、未设置“补贴收入”会计科目的企业,应增设“补贴收入”科目。
4、留抵退税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增值税先征后返如何做账?
增值税先征后返做账,先征时正常做账,后返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收到增值税返还款如何作会计分录(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根据返还税款的用途等具体情形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①用于购建长期资产的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资产使用寿命期间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②与收益相关的返还税款。
用于补偿以后期间发生的费用的: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用于补偿已经发生的费用的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增值税返还政策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
先征后返又称“先征后退”,是指对按税法规定缴纳的税款,由税务机关征收入库后,再由税务机关或财政部门按规定的程序给予部分或全部退税或返还已纳税款的一种税收优惠,属退税范畴,其实质是一种特定方式的免税或减免规定。
与即征即退相比,先征后返具有严格的退税程序和管理规定,但税款返还滞后,特别是在一些财政比较困难的地区,存在税款不能及时返还甚至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即征即退是指对按税法规定缴纳的税款,由税务机关在征税时部分或全部退还纳税人的一种税收优惠。
拓展资料: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2、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3、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关于账务处理先征后退和账务处理先征后退会计分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账务处理技巧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账务处理相关的文章,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