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账务处理的文章要给大家谈谈补缴所得税账务处理,以及补缴所得税账务处理会计分录对应的会计知识点,希望对会计朋友学习有所帮助。

扫码 免费领取 51个行业会计分录大礼包!
复制微信号
文章目录:
- 1、补缴以前年度或本年度税金税前扣除及账务处理
- 2、汇算清缴后补缴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
- 3、汇算清缴补缴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怎么做
- 4、补缴所得税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 5、补缴上年企业所得税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 6、补交的所得税如何处理
补缴以前年度或本年度税金税前扣除及账务处理
一、账务处理
企业按照税法规定需补缴以前年度税款的,如果属于前期差错,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处理,调整以前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否则,应计入补缴税款当期的损益。因补缴税款应支付的罚金和滞纳金,应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主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无偿代上市公司缴纳或承担的税款,上市公司取得股东代缴或承担的税款、罚金、滞纳金等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顺便提一下: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具体账务处理:
1.补缴以前年度或本年度税金发生的罚款、滞纳金记入当期“营业外支出”科目;
2.补缴本年度税金按规定记入当年损益或者成本、资产科目,如:因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按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在剩余尚可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或摊销。
3.补缴本年度税金按规定记入以前年度损益或者成本、资产科目,影响损益属于非重大会计差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税前扣除
1.补缴以前年度或本年度税金发生的罚款、滞纳金记入当期“营业外支出”科目,不能税前扣除;
2. 补缴本年度税金按规定记入当年损益或者成本、资产科目,按照相关规定税前扣除;
3. 补缴本年度税金按规定记入以前年度损益或者成本、资产科目
(1)企业补缴以前年度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应按该补缴税款的税款所属年度调整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得在补缴年度税前扣除。企业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该项目发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
(2)补缴税款影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折旧或摊销,本年度及以后可以按照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在剩余尚可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或摊销,按相关规定税前扣除。
4.不管补缴以前年度还是本年度企业所得税(偶尔会因为出现预缴补缴),由于企业所得税税金不能在税前扣除,都不需纳税调整。
5.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六条
汇算清缴后补缴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
汇算清缴后补缴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报告年度损益的事项,也在本科目核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汇算清缴后补缴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的知识,欢迎阅读。
方案一传统做法——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一、预缴税额多缴了(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
1、汇算清缴后,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额(如没有计提盈余公积金,不需要该笔分类)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4.多预缴税额两种情况处理:退税或者抵税
(1)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二、补缴企业所得税
年度汇算清缴,全年应交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正数是应补税额:
1、汇算清缴后,补缴企业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缴纳年度汇算清应缴税款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
贷:银行存款
3、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额(如没有计提盈余公积金,不需要该笔分类)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三、报表的调整
1、调整本年度资产负债表“应交税费”、“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年初数;
2、调整本年度利润分配表“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
四、疑问:没有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报告年度损益的事项,也在本科目核算。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
也就是说“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在会计报表上没有体现,只是一个过渡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
方案二大胆简的做法——进当期损益:前提是补缴税额对于会计报表“影响不重大”
一、预缴税额多缴了: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
1、汇算清缴后,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所得税费用
2、多预缴税额两种情况处理:退税或者抵税
(1)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二、补缴企业所得税
1、汇算清缴后,补缴企业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缴纳企业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三、税法和会计准则规定的疑问和支持
1、来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要不要进行纳税调整
【例】企业2014年5月份对2013年度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补缴企业所得税5万元,属于影响非重大,如果将该“补缴企业所得税5万元”计入2014年度的当期损益,即直接进“所得税费用”科目,在2015年1-5月份对2014年度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需不需对该补缴的2013年度的企业所得税费用,进行纳税调整吗?
答:不需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三十一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也就是说,企业所得税不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更不用说调整了!
另说:如果企业所得税税费能在税前扣除,企业也就没有办法算出企业所得税了,计算过程是死循环。
2、会计准则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中的规定
根据该准则规定,会计差错分为三种情况进行更正:
(1)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此类情况不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2)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此类情况不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3)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根据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差错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此类情况应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也就是说,影响不重大,应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
方案三错误的做法——直接进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补缴企业所得税
1、汇算清缴后,补缴企业所得税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缴纳企业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
“利润分配”科目是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积存余额、“利润分配”科目应当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积补亏”和“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也就是不能直接进“利润分配”科目。
;
汇算清缴补缴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怎么做
通过汇算清缴,用全年应交所得税减去已预交税额,得到的数额如果是正数,代表企业应补缴税额,企业应该做如下分录:
1、补充计提企业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缴纳此汇算清缴税款时,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调整未分配利润,分录如下: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补缴所得税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补缴税额要百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通过汇算清缴,用全年应交所得税减去已预交度税额,得到的数额如果是正数,代表企业应补缴税额,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问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缴纳此汇算清缴税款时,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补缴上年企业所得税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补缴所得税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已经计提的,这种情况下,直接支付即可,其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另外一种是跨年没有计提的,这种情况下,需要先补充计提,然后再缴纳,其分录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等。
补交的所得税如何处理
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比较常用的两种做法参考如下:
方案一、补缴的税款金额大,对会计报表影响重大,需要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1、确认补缴企业所得税税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缴纳企业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 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额(如没有计提盈余公积金,则不需要该笔分录)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方案二、对会计报表影响不重大,简化处理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1、确认补缴企业所得税税额: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缴纳企业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二、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账务处理可参考:
1、确认补税金额:
借:所得税费用(补税金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补税金额),
2、实际缴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补税金额),
贷:银行存款(补税金额)。
通过上述对补缴所得税账务处理和补缴所得税账务处理会计分录的解读,相信作为会计的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账务处理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